4月初以来,十年一次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始后,应上级部门要求,我市辐射污染源普查工作走在最前沿。沙河市因多年前矿产资源丰富,加上多年来的粗放式经营,伴生性放射物广泛分布于铁矿、煤矿、选厂、煤厂、石英砂厂、特种钢材厂、铸造厂等企业内,目前现状不但企业数量众多,分布散乱,而且有些厂矿时间跨度较长,难于寻址。
为了沙河辐射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一汪清泉清澈透底”,沙河市环保分局高度重视,提前下手,趁早谋划,积极和市局辐射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对接。经统一核实企业名单并经统筹安排后,对涉及我市9个乡镇内的矿石堆场、尾矿库等企业自东向西进行了逐一初测。
监测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提高政治站位,践行科学发展观,本着“辐射工作无小事,干好工作既大事”的态度,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路难行等客观因素,从核实企业基本信息到企业坐标定位,从坐标定位到现场规范采样,从规范采样到室内外监测,从室内外监测再到造册登记,始终坚持科学操作,强化质量控制,全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此次普查,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从4月8日到4月底,历时20多天,行程500多公里,共监测企业84家,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市目前的辐射环境现状,为我市加强辐射源监管,改善我市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制定生态发展综合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