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通知公告

2025年沙河市玉米抗干旱防高温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农业农村局 打印
         当前,我市夏玉米进入小喇叭口至抽雄期,春玉米处于开花吐丝至灌浆期,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7月以来,我市西部丘陵、山区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快速发展,部分地区旱象显现,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应对高温干旱影响,要立足抗大旱抗长旱防高温,全力落实浇水保苗、肥水并进、病虫防控、“一喷多促”等措施,突出抓好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最大程度减轻玉米灾害损失。

一、早灌勤灌抗干旱

受旱地区要坚决克服等雨思想,坚持早浇一天是一天、能浇一亩是一亩,突出早浇和浇透,一水是保苗水、必须浇,二水是接力水、尽量浇,三水是丰收水、看天浇。对有灌溉条件的田块,要广辟水源、能浇尽浇、浇足浇透,采用喷灌、滴灌、隔垄交替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分利用率。对水源不足的田块,适时蓄水保墒,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可采取输水管、水袋或水车灌溉,扩大灌溉面积,浇好“救命水”。

二、强化田管促生长

强化玉米田间管理,坚持肥水并进、防控病虫、全程管理,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对前期苗情偏弱的田块,结合浇水适量追施尿素,促进玉米苗情转化。一般农田近地气温35℃以上影响雌雄穗分化数量和质量,灌溉补水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冠层温度,并结合灌溉和降雨追施穗肥,促进干物质积累和雌雄穗生长。授粉期因地制宜采用无人机低空飞行扰动、竹竿赶粉、拉绳抖动等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结实率。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可采用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或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芸苔素内酯等,增强植株耐高温干旱能力。

三、防控病虫减损失

重点关注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粘虫、蚜虫、大斑病、南方锈病等局部重发和流行危害风险。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统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加强杀虫灯、食诱剂、性诱剂诱杀成虫,选用合适药剂,适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严防病虫暴发危害。

四、一喷多促增粒重

玉米生长中后期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进行“一喷多促”,可实现防病治虫、促进灌浆、防止早衰、提高产量等多重效应。准确把握大喇叭口至乳熟的窗口期,及早开展喷施作业。在无雨天的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正午高温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