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部门工作

沙河市行政审批局疫情防控期间 优化审批服务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十五条措施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行政审批局     打印

1.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河北省政务服务网沙河市子站点、“冀时办”等平台及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进行投资项目、商事登记的申报,鼓励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办”“掌上办”,减少人员集中办事交叉感染的风险,确保行政审批“不打烊”。

2.完善“24小时自助大厅”自助办功能。

目前我市“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已具备税费申报、缴纳;增值税发票代开;增值税发票领取;不动产产权登记信息查询;不动产产权信息登记情况查询;不动产产权抵押、查封情况查询;建设银行业务办理;中国银行业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填单;政务服务事项自助查询等功能,下一步将尽快完善设备功能,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进行自助办理。

3.开展审批服务大数据分析。在原有“一窗受理”平台上,新增人员监控功能。将疫情期间来访大厅办事群众出入信息进行登记和全程监控,实现人员办事窗口和区域快速定位,并关联查询同一时段在大厅的其他办事人,实现批量追踪,准确及时掌握入厅办事群众信息,便于疫情防控研判、分析、决策。

4.实行远程预勘查模式。具备条件的,通过远程指导和实时视频方式开展现场勘查,在企业申报满足勘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微信远程视频形式进行现场实时勘验,压缩空间距离,有效提升勘查效率。

5.完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梳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并进一步完善优化流程,实现所有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网上申报、在线审批、自行下载批文”。

6.推行线上评审。探索实行依托钉钉、微信等软件,将审批涉及的各类评审从线下“搬到”线上。

7.升级代办服务。对保障防控疫情的重大项目涉及的审批环节,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服务范围包括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至竣工投产的全部审批环节,优先保障项目建设进度。

8.创新方式靠前指导。通过电话、微信、邮箱等方式,针对企业注册、变更等审批事项,做好远程指导服务,针对所需材料、在线申报、现场布局等环节,做好在线答疑解惑、提前指导,提高办理效率。

9.特殊情况容缺受理。对因物流速度、人员隔离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提交材料的,在企业提交相关影像资料的情况下优先容缺受理,允许事后补齐相应材料。

10.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为疫情期间企业项目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采用容缺受理、信用承诺等方式,优先办、马上办。畅通各类商事登记、行业许可网上审批通道,即时完成网上预核,材料提交后除需要现场核查外,均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线下帮助指导材料准备,给予现场预约定时办理。对药品、食品等涉及群众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企业承诺生产条件未发生变化的,现场核查推行应免则免。

11.实行“一件事”办理。对涉及前后置的审批,一次性给予创业企业贴心服务,合并共性材料,实行一次提交材料,一次现场勘查,进一步压缩办理环节和时间。如新设人力资源公司,涉及到营业执照、劳务派遣许可及人力资源许可作为“一件事”一次受理、一次勘查、一次办结,让创业企业实现准入即准营。

12.实行特事特办。对涉及检测试剂、病毒疫苗、药品药物等研发生产的企业设立、变更等,实行特事特办,提供简化流程、限时办结、强化跟踪等服务,企业只需具备主要生产条件即可先行发放营业执照及有关县级事项许可证,让企业尽快投入生产。

13.加强政务大厅环境管理。做好政务服务大厅的清洁与消毒,确保大厅的地面、通风、进出口等消毒无死角。大厅内放置免洗消毒液,供大厅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人员消毒用。强化入口管控,安排专人负责,对来访企业和群众,即时进行体温检测,查验身份证,并做好登记。深化人员合理分流,建立测体温、登记、等待等功能区,避免交叉感染。

14.配强咨询预约力量。对外公布各窗口咨询预约电话,做好线上办理电话引导,指导复工企业“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建立电话咨询台账,确保每天工作人员无缝衔接,咨询电话全接听、办事疑问全解答、疑难事项全解决。

15.推行“无接触”服务方式。对审批事项所需材料实行双向邮寄,引导企业将申请材料邮寄到政务大厅,办理结果邮寄送达,或事先联系,由工作人员到门口取件、送件。